行業資訊
2024年申報指南!安徽省16市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申報條件時間和流程解讀
2024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指南解讀!盤點安徽省16市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申報條件時間和流程等內容,詳情如下,合肥市以及阜陽市、六安市、安慶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馬鞍山市、黃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銅陵市、蕪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1985510913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輔導規劃。
一、安徽省16市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指南
2024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指南具體內容見附件。
二、安徽省16市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申報條件
1.省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的申請人,應當是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符合《辦法》第十四條、第十八條相關要求。
2.2023年到期且按要求提交結題的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可以提出項目申請,其中結題驗收“不通過”的,不予立項。
3.已申請2024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人,不得再次申請。
三、安徽省16市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申報時間要求及流程
1.項目申請人注冊登錄安徽科技大腦門戶網站,點擊“辦事大廳”進入,點擊“省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類別進入,點擊“業務辦理”開展申報工作,并按照系統相關提示和要求填寫項目相關信息及報告正文。申報材料應當真實、準確、完整。附件全部材料合計總頁數不超過40頁,其中包括不超過5個代表性成果,主要指:論文/論著、專利、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第三方評價等,附件材料按規定掃描成PDF上傳。
2.依托單位對本單位申報的項目,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公示并推薦。對公示無異議的項目,由申請人下載打印書面材料(A4幅)提交依托單位,依托單位進行系統審核推薦,并形成項目推薦函(一式兩份),連同項目申報材料(一式一份)加蓋公章,統一送(寄)至省政務中心科技廳窗口(合肥市馬鞍山路509號,郵編230001)。不接受個人直接報送書面材料。
3.項目申報從2024年9月24日開始,并于2024年10月23日17:30結束,逾期不再受理。請相關人員合理安排申報時間,盡量避開申報高峰期,避免臨近系統關閉時集中上傳,造成上傳失敗等情況導致錯過申報。
4.請各依托單位于2024年10月24日前完成系統審核推薦,并于2024年10月25日前完成項目推薦函和項目申報材料報送。
2024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水科學聯合基金項目指南
一、水利工程安全
1.堤壩白蟻巢穴智能探測與防治技術研究
針對堤壩白蟻隱患探測方法準確性差、效率低和隱患治理技術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面向沙河集、龍河口水庫大壩和滁河、淮河、長江堤防白蟻隱患治理需求,基于現代探測技術,開發智能化探測與快速識別白蟻巢穴空間形態以及跟蹤監測的軟硬件成套技術,建立白蟻巢穴智能識別與跟蹤監測方法體系;研發基于灌漿和開挖回填的堤壩白蟻巢穴隱患治理成套技術,提出治理效果評價體系,為堤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隱患處置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技術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堤壩白蟻巢穴隱患瞬變電磁高精度快速探測系統1套,識別白蟻巢穴準確率不小于70%,探測最大深度不小于5m,研發基于實景的三維成像技術,成像分辨率優于20cm;明確灌漿和開挖回填等白蟻巢穴隱患治理技術的漿液配比、灌漿壓力、施工工藝等參數,建立堤壩白蟻巢穴隱患治理效果評價體系,并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2)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2.強震作用下斷層貫穿的拱壩壩肩邊坡穩定性預測研究
針對斷層貫穿的拱壩壩肩邊坡地震穩定性問題,面向響洪甸等存在斷層貫穿的水庫拱壩,開展邊坡動力響應振動臺試驗和不同入射方向地震波作用下邊坡穩定性數值模擬研究,揭示斷層貫穿的壩肩邊坡強震動力響應特性及機理,建立斷層貫穿的壩肩邊坡抗震能力評估方法,研發強震作用下壩肩邊坡穩定性概率預測技術,提出斷層貫穿的壩肩邊坡地震失穩加固措施,為拱壩的長效安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研究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揭示斷層貫穿的拱壩壩肩邊坡強震動力響應特性及機理,建立斷層貫穿的壩肩邊坡抗震能力評估方法,研制1套邊坡失穩的監測預測系統,研發強震作用下壩肩邊坡穩定性概率預測技術;(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二、水旱災害防御
3.淮河中游農田面上排澇與河道行洪互饋響應研究
針對淮河中游區域排澇與河道行洪矛盾突出的問題,提高淮北平原面上排澇標準,減輕河道行洪壓力,開展多尺度排水型試驗,解析作物受澇響應機理,構建農田產匯流與河道洪水演進耦合模型,揭示“農田排澇—河道行洪—作物產量—洪水管控”的互饋響應機制,優選與河流行洪能力相協調的面上排澇標準,提出區域澇漬協同治理指標,為面上排澇標準的選取提供理論依據,為現代化灌區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中小河流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該研究項目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研究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解析作物受澇響應機理,確定主要作物澇漬協同治理指標,提出不少于1個適宜區域的澇漬兼治的治理標準;構建農田產匯流與河道洪水演進耦合模型,揭示面上排澇與河道行洪互饋響應機制,優化確定排水系統排澇標準;(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4.長江安徽段河道動態監測分析及崩岸應急處置研究
針對“清水”下泄造成長江安徽段河勢變化、崩岸強度增加,部分已護岸段崩岸險情仍有發生等問題,開展長江安徽段河道崩岸風險評估研究,闡明多因素作用下近岸河床變形與岸坡失穩的耦合機制,揭示持續沖刷條件下天然河岸的崩塌機理與防護工程破壞機理,甄選不同區域崩岸段的主要影響因子,構建崩岸監測指標,解析不同類型河岸穩定計算模式與岸灘崩塌的臨界條件,研制多因素影響下的長江安徽段河道崩岸風險評估方法。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研究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研發高精度復演與預測模型1套,建立高精度崩岸穩定分析概化模型1套;繪制河勢動態變化圖與崩岸風險動態變化圖,編制崩岸應急處理預案;(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三、智慧水利
5.數字孿生水利防洪減災知識平臺關鍵技術研究
針對水利知識庫規模化數字化應用程度較低、知識應用缺少支撐平臺等問題,利用大模型、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融合海量多源水利行業數據,構建基于專家經驗和歷史場景的水利知識庫、搶修知識庫、山洪防御知識圖譜,研發數字孿生水利防洪減災知識平臺,實現山洪災害搶險動態預案自動生成,為智慧水利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提供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技術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構建并發布防洪大模型1套,基于模型開展防洪災害風險場景推演不超過5分鐘;研發數字孿生水利防洪減災知識平臺1套,可支持在線用戶300人以上,并發數100人以上,查詢響應速度小于3秒;構建安徽省防洪災害防御知識庫和防汛搶險知識庫各1套,知識召回準確率95%以上,知識問答準確率90%以上;(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6.基于智能解析震相識別的水庫安全風險評估與預測研究
針對地震影響水庫工程及庫區周邊區域安全的問題,面向大別山區大型水庫(佛子嶺、白蓮崖、磨子潭、響洪甸、梅山、龍河口六大水庫),研發水庫地震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構建高精度水庫地震震相拾取模型,開發水庫地震實時解析系統,基于水文地質條件和地震構造環境分析潛在震源對水庫安全的影響,建立水庫安全風險預測模型,為防范地震對水庫安全運行影響提供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研究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構建1套高精度庫區震相拾取模型,開發水庫地震實時監測系統,建立水庫地震風險預測模型;(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四、水資源管理
7.淮北平原區立體水網互聯機制及水文效應研究
針對復雜水網結構對水循環過程影響機制不明的問題及水網多目標優化調度的需求,以引江濟淮工程淮北輸水線路為研究對象,開展地表、土壤、地下等水循環的水文效應研究,揭示基于水流路徑及水力聯系的多層級立體水網互聯機制,研制融合河道—工程—調度的水網調控模型,提出面向多功能協調的水網綜合調控策略,為數字孿生水網建設、水網調度運行提供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研究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研發1套融合河道—工程—調度的立體水網調控模型系統,提出水網多功能提升的技術清單和最優調控策略;(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五、水生態水環境
8.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區水—土—養分流失協同調控機制及關鍵技術研究
針對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中水土養分流失規律不明確、協同機制不清晰、治理體系不完備等問題,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區相應防治措施對流域水—土—養分流失時空演變特征的影響研究,揭示不同建設類型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區水土流失和碳氮磷等養分流失過程及其耦合輸移機制,研發具有區域適宜性的水—土—養分流失協同治理的綜合治理區防治措施體系和空間布局方式,為我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技術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研發具有區域適宜性的水—土—養分流失協同治理的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區防治措施體系,構建1套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空間配置模型;(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9.面向農村供水工程高效凈化消毒關鍵技術研究
針對農村供水工程出水水質時空穩定性差、抗沖擊負荷能力弱等安全問題,以及提升工程運行效能、降低運維成本等需求,以農村供水水源為研究對象,研究不同預氧化和混凝方式對源水污染物的響應特征和作用效果,建立污染物去除和毒性削減評估方法,研發安全適用的農村供水高效預氧化和強化混凝技術,建立前端凈化、后端消毒工藝單元之間的耦合聯動機制,發展面向多類型水源特征的農村供水工程高效凈化關鍵技術,為保障農村供水安全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技術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建立污染物去除和毒性削減評估方法,研發安全適用的農村供水高效預氧化和強化混凝技術,發展面向多類型水源特征的農村供水工程高效凈化關鍵技術,研發1套農村供水水源凈化和消毒工藝耦合裝置;(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六、水利工程運行管理
10.基于動態電價與河湖調蓄的樞紐泵站協同優化調度研究
針對大中型提水泵站的經濟運行問題,立足河流、湖泊優越調蓄條件,面向新型電力系統迫切錯峰用電需求,分析泵站經濟運行規律,揭示河湖、泵站與電網間的時空耦合關系;研究基于在線河湖調蓄、泵站能效運行和動態電價利用的協同優化調度模型,提出多時間尺度下樞紐泵站經濟運行的分層協同優化方法,建立泵站經濟運行指標評估體系,為重大水利工程經濟低碳運行提供技術支撐。
該研究方向為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研究經費定額100萬元。通過研究,提交研究報告1份,并達到以下目標:(1)構建1套基于動態電價與河湖調蓄的樞紐泵站經濟運行模型,提出協同調度方法,建立1套泵站經濟運行指標評估體系;(2)開展不少于1個場景下的應用示范;(3)發表高水平論文不少于4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需要咨詢商標、專利、軟著知識產權、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1585519955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