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報認定條件、獎勵補貼
滁州市對新獲國家級、省級、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及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由市財政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報認定條件及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管理辦法的詳細內容,可隨時咨詢小編:
滁州市對新獲國家級、省級、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及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由市財政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報認定條件及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管理辦法的詳細內容,可隨時咨詢小編: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一、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報認定條件:
基本條件包括依法設立、運營兩年以上的獨立法人單位,資產總額不低于100萬元,財務收支狀況良好,經營規范,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科研院所,以及基于互聯網等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創業創新服務的企業。服務功能完善,服務特色突出。從業人數不少于10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和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專業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5%;有固定的經營服務場所和必要的服務設施、儀器設備等;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的能力,集聚服務機構5家以上。年服務中小企業50家以上;近兩年服務企業數量穩定增長。用戶滿意度在80%以上;服務業績突出,在專業服務領域或區域內有一定的聲譽和品牌影響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規范的服務流程、合理的收費標準和完善的服務質量保證措施;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服務收費要有相應的優惠規定,提供的公益性服務或低收費服務要不少于總服務量的20%;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和年度服務目標。主要負責人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管理水平。市示范平臺應滿足以下至少一項功能要求包括信息服務。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形成便于中小企業查詢的、開放的信息服務系統;具有在線服務、線上線下聯動功能,線下年服務企業數量50家以上;年組織開展的相關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技術服務。具有組織技術服務資源的能力,具有專家庫和新產品、新技術項目庫等;具備條件的應開放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與中小企業共享;年開展技術洽談、產品檢測與質量品牌診斷、技術推廣、項目推介和知識產權等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創業服務。具有較強的創業輔導能力,建有創業項目庫、《創業指南》、創業服務熱線等;開展相關政務代理服務;年開展創業項目洽談、推介活動5場次以上;年服務人數150人次以上。培訓服務。具有培訓資質或在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備案,具有線上和線下培訓能力,有完善的培訓服務評價機制,年開展培訓活動10場次以上;年培訓人數1000人次以上。融資服務。年組織開展投融資對接、企業融資策劃、推薦和融資代理等服務活動3場次以上;年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總額2億元以上。
二、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安徽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引導我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不斷提高集聚服務資源的能力、完善服務功能,促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以下簡稱市示范平臺)是指經滁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以下簡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認定,由法人單位建設和運營,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創業、培訓、融資等公共服務,管理規范、業績突出、公信度高、服務面廣,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服務平臺。
第三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市示范平臺的認定和管理工作。各縣(市、區)經濟和信息化部門負責本地區市示范平臺的初審推薦、規劃管理、指導服務工作,協助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對市示范平臺進行管理。
第四條 市示范平臺的認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自愿原則,對認定的市示范平臺實行動態管理。
第二章 主要功能
第五條 市示范平臺具有多種服務功能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服務功能,具有開放性和資源共享的特征。
第六條 信息服務功能。提供法律法規、政策、技術、質量、標準、人才、市場、物流、管理等信息服務。
第七條 技術服務功能。提供工業設計、解決方案、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技術開發、技術轉移、信息化應用、設備共享、知識產權、品牌建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創新資源共享、技術成果轉化、創新成果推廣等服務。
第八條 創業服務功能。為創業者和創辦3年內的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項目策劃、政務代理、創業場地等服務。
第九條 培訓服務功能。提供經營管理、市場營銷、風險防范、技術和創業等培訓服務。
第十條 融資服務功能。提供融資信息、組織開展投融資推介和對接、信用征集與評價等服務。
第三章 認定條件
第十一條 市示范平臺應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依法設立、運營兩年以上的獨立法人單位,資產總額不低于100萬元,財務收支狀況良好,經營規范,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科研院所,以及基于互聯網等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創業創新服務的企業。
(二)服務功能完善,服務特色突出。從業人數不少于10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和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專業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5%;有固定的經營服務場所和必要的服務設施、儀器設備等;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的能力,集聚服務機構5家以上。
(三)年服務中小企業50家以上;近兩年服務企業數量穩定增長。
(四)用戶滿意度在80%以上;服務業績突出,在專業服務領域或區域內有一定的聲譽和品牌影響力。
(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規范的服務流程、合理的收費標準和完善的服務質量保證措施;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服務收費要有相應的優惠規定,提供的公益性服務或低收費服務要不少于總服務量的20%;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和年度服務目標。
(六)主要負責人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管理水平。
第十二條 市示范平臺應滿足以下至少一項功能要求:
(一)信息服務。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形成便于中小企業查詢的、開放的信息服務系統;具有在線服務、線上線下聯動功能,線下年服務企業數量50家以上;年組織開展的相關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
(二)技術服務。具有組織技術服務資源的能力,具有專家庫和新產品、新技術項目庫等;具備條件的應開放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與中小企業共享;年開展技術洽談、產品檢測與質量品牌診斷、技術推廣、項目推介和知識產權等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
(三)創業服務。具有較強的創業輔導能力,建有創業項目庫、《創業指南》、創業服務熱線等;開展相關政務代理服務;年開展創業項目洽談、推介活動5場次以上;年服務人數150人次以上。
(四)培訓服務。具有培訓資質或在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備案,具有線上和線下培訓能力,有完善的培訓服務評價機制,年開展培訓活動10場次以上;年培訓人數1000人次以上。
(五)融資服務。年組織開展投融資對接、企業融資策劃、推薦和融資代理等服務活動3場次以上;年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總額2億元以上。
第四章 認定程序
第十三條 縣(市、區)經濟和信息化部門依據本辦法負責本地區市示范平臺的推薦和實地核查工作。
第十四條 被推薦為市示范平臺的單位需向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提供下列材料:
(一)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請報告(見附件,原件掃描后提交,下同);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副本(如與營業執照三證合一,提供一證即可);
(三)上一年度審計報告及服務收支情況的專項審計報告,或上一年度包含服務收支情況的審計報告;
(四)固定的經營服務場所證明(房產證、租賃合同);
(五)開展相關服務的證明材料(通知、照片、總結、協議等);
(六)縣級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從業資格、資質(證明),授予的榮譽證書(證明)(此項如無可不提交);
(七)能夠證明符合申報條件的其他材料;
(八)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的聲明(加蓋申報單位公章)。
第十五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按照相關評審程序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門戶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
第十六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對評審合格的單位授予“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稱號。
第十七條 市示范平臺的評審工作每年開展1次,具體時間按照當年申報工作通知要求進行。
第五章 認定管理
第十八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建立市示范平臺信息數據庫,方便平臺動態管理。
第十九條 市示范平臺要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的能力,開展公益性服務,接受省、市綜合服務平臺的業務統籌,并通過縣(市、區)經信部門向市經信局定期報送服務運營情況。對不接受省、市綜合服務平臺業務統籌、不按時報送服務運營情況的市示范平臺,經核實并拒絕整改的撤銷其稱號。
第二十條 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有效期為三年,在有效期滿當年可再次申報。被認定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有效期延續至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有效期止。
第二十一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建立服務業績考核制度。每年定期對上一年度市示范平臺服務業績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的市示范平臺予以重點扶持并優先推薦申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對考核不合格的市示范平臺撤銷其稱號。
第二十二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建立監督管理制度。每年不定期組織專家對市示范平臺進行抽查,如發現弄虛作假,除撤銷稱號外,暫停所在縣(市、區)下一年度的申報工作。
第二十三條 市示范平臺認定工作接受審計、監察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一、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報認定條件:
基本條件包括依法設立、運營兩年以上的獨立法人單位,資產總額不低于100萬元,財務收支狀況良好,經營規范,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科研院所,以及基于互聯網等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創業創新服務的企業。服務功能完善,服務特色突出。從業人數不少于10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和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專業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5%;有固定的經營服務場所和必要的服務設施、儀器設備等;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的能力,集聚服務機構5家以上。年服務中小企業50家以上;近兩年服務企業數量穩定增長。用戶滿意度在80%以上;服務業績突出,在專業服務領域或區域內有一定的聲譽和品牌影響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規范的服務流程、合理的收費標準和完善的服務質量保證措施;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服務收費要有相應的優惠規定,提供的公益性服務或低收費服務要不少于總服務量的20%;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和年度服務目標。主要負責人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管理水平。市示范平臺應滿足以下至少一項功能要求包括信息服務。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形成便于中小企業查詢的、開放的信息服務系統;具有在線服務、線上線下聯動功能,線下年服務企業數量50家以上;年組織開展的相關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技術服務。具有組織技術服務資源的能力,具有專家庫和新產品、新技術項目庫等;具備條件的應開放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與中小企業共享;年開展技術洽談、產品檢測與質量品牌診斷、技術推廣、項目推介和知識產權等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創業服務。具有較強的創業輔導能力,建有創業項目庫、《創業指南》、創業服務熱線等;開展相關政務代理服務;年開展創業項目洽談、推介活動5場次以上;年服務人數150人次以上。培訓服務。具有培訓資質或在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備案,具有線上和線下培訓能力,有完善的培訓服務評價機制,年開展培訓活動10場次以上;年培訓人數1000人次以上。融資服務。年組織開展投融資對接、企業融資策劃、推薦和融資代理等服務活動3場次以上;年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總額2億元以上。
二、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安徽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引導我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不斷提高集聚服務資源的能力、完善服務功能,促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以下簡稱市示范平臺)是指經滁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以下簡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認定,由法人單位建設和運營,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創業、培訓、融資等公共服務,管理規范、業績突出、公信度高、服務面廣,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服務平臺。
第三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市示范平臺的認定和管理工作。各縣(市、區)經濟和信息化部門負責本地區市示范平臺的初審推薦、規劃管理、指導服務工作,協助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對市示范平臺進行管理。
第四條 市示范平臺的認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自愿原則,對認定的市示范平臺實行動態管理。
第二章 主要功能
第五條 市示范平臺具有多種服務功能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服務功能,具有開放性和資源共享的特征。
第六條 信息服務功能。提供法律法規、政策、技術、質量、標準、人才、市場、物流、管理等信息服務。
第七條 技術服務功能。提供工業設計、解決方案、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技術開發、技術轉移、信息化應用、設備共享、知識產權、品牌建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創新資源共享、技術成果轉化、創新成果推廣等服務。
第八條 創業服務功能。為創業者和創辦3年內的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項目策劃、政務代理、創業場地等服務。
第九條 培訓服務功能。提供經營管理、市場營銷、風險防范、技術和創業等培訓服務。
第十條 融資服務功能。提供融資信息、組織開展投融資推介和對接、信用征集與評價等服務。
第三章 認定條件
第十一條 市示范平臺應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依法設立、運營兩年以上的獨立法人單位,資產總額不低于100萬元,財務收支狀況良好,經營規范,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科研院所,以及基于互聯網等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創業創新服務的企業。
(二)服務功能完善,服務特色突出。從業人數不少于10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和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專業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5%;有固定的經營服務場所和必要的服務設施、儀器設備等;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的能力,集聚服務機構5家以上。
(三)年服務中小企業50家以上;近兩年服務企業數量穩定增長。
(四)用戶滿意度在80%以上;服務業績突出,在專業服務領域或區域內有一定的聲譽和品牌影響力。
(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規范的服務流程、合理的收費標準和完善的服務質量保證措施;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服務收費要有相應的優惠規定,提供的公益性服務或低收費服務要不少于總服務量的20%;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和年度服務目標。
(六)主要負責人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管理水平。
第十二條 市示范平臺應滿足以下至少一項功能要求:
(一)信息服務。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形成便于中小企業查詢的、開放的信息服務系統;具有在線服務、線上線下聯動功能,線下年服務企業數量50家以上;年組織開展的相關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
(二)技術服務。具有組織技術服務資源的能力,具有專家庫和新產品、新技術項目庫等;具備條件的應開放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與中小企業共享;年開展技術洽談、產品檢測與質量品牌診斷、技術推廣、項目推介和知識產權等服務活動5場次以上。
(三)創業服務。具有較強的創業輔導能力,建有創業項目庫、《創業指南》、創業服務熱線等;開展相關政務代理服務;年開展創業項目洽談、推介活動5場次以上;年服務人數150人次以上。
(四)培訓服務。具有培訓資質或在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備案,具有線上和線下培訓能力,有完善的培訓服務評價機制,年開展培訓活動10場次以上;年培訓人數1000人次以上。
(五)融資服務。年組織開展投融資對接、企業融資策劃、推薦和融資代理等服務活動3場次以上;年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總額2億元以上。
第四章 認定程序
第十三條 縣(市、區)經濟和信息化部門依據本辦法負責本地區市示范平臺的推薦和實地核查工作。
第十四條 被推薦為市示范平臺的單位需向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提供下列材料:
(一)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請報告(見附件,原件掃描后提交,下同);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副本(如與營業執照三證合一,提供一證即可);
(三)上一年度審計報告及服務收支情況的專項審計報告,或上一年度包含服務收支情況的審計報告;
(四)固定的經營服務場所證明(房產證、租賃合同);
(五)開展相關服務的證明材料(通知、照片、總結、協議等);
(六)縣級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從業資格、資質(證明),授予的榮譽證書(證明)(此項如無可不提交);
(七)能夠證明符合申報條件的其他材料;
(八)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的聲明(加蓋申報單位公章)。
第十五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按照相關評審程序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門戶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
第十六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對評審合格的單位授予“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稱號。
第十七條 市示范平臺的評審工作每年開展1次,具體時間按照當年申報工作通知要求進行。
第五章 認定管理
第十八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建立市示范平臺信息數據庫,方便平臺動態管理。
第十九條 市示范平臺要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的能力,開展公益性服務,接受省、市綜合服務平臺的業務統籌,并通過縣(市、區)經信部門向市經信局定期報送服務運營情況。對不接受省、市綜合服務平臺業務統籌、不按時報送服務運營情況的市示范平臺,經核實并拒絕整改的撤銷其稱號。
第二十條 滁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有效期為三年,在有效期滿當年可再次申報。被認定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有效期延續至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有效期止。
第二十一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建立服務業績考核制度。每年定期對上一年度市示范平臺服務業績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的市示范平臺予以重點扶持并優先推薦申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對考核不合格的市示范平臺撤銷其稱號。
第二十二條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建立監督管理制度。每年不定期組織專家對市示范平臺進行抽查,如發現弄虛作假,除撤銷稱號外,暫停所在縣(市、區)下一年度的申報工作。
第二十三條 市示范平臺認定工作接受審計、監察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