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補貼標準!2024年太和縣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類別、申報條件及程序
補貼標準!2024年太和縣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類別、申報條件及程序,整理如下,需要申報太和縣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補貼的企業有不明白的可隨時咨詢小編:
補貼標準!2023年太和縣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類別、申報條件及程序,整理如下,需要申報太和縣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補貼的企業有不明白的可隨時咨詢小編: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一、培訓類別、培訓對象及補貼標準
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分為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申報崗前技能培訓補貼時,企業須與職工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且在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12個月內。申報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時,企業須與職工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依法連續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年以上。同一企業、同一名職工只享受1次崗前技能培訓補貼和1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企業組織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根據培訓合格人數按照8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支持企業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對企業開展高級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根據培訓后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數,按照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企業在崗職工依法在我縣連續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年及以上,在2022年9月1日(以證書所載發證日期為準)以后新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省外取得證書,應提交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外出取證的書面材料),可分別按照3500元/人、5000元/人的標準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領一次性技能提升補貼。
二、培訓內容、形式及課時
企業可以自行開展培訓,也可以委托職業學校、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商協會等組織培訓。培訓可結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企業崗位需求開展,包含技術理論、實操技能、企業文化等內容和消防、安全、環保、健康衛生、職業道德、工匠精神等公共知識。崗前技能培訓課時不少于 60 課時(每課時 45 分鐘),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以取得證書為補貼要件,不統一作課時要求。
三、實施程序
企業實施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按照“簽訂勞動合同、提交申請、開展培訓、過程管理、考試考核、資金申報”的工作流程組織開展培訓,具體流程如下:
(一)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應在員工入職后的30日內,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并到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辦理勞動用工備案登記。
(二)提交申請。向縣人社局提交培訓計劃審核表(附企業營業執照、對公賬戶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培訓人員花名冊、企業職工參保證明(縣征繳中心蓋章)、勞動合同書復印件、勞動用工備案登記表(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蓋章)、培訓計劃和理論實操培訓課程表,經縣人社部門審核同意后組織實施。企業使用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開班計劃申請,錄入企業及培訓學員相關基本信息。
(三)開展培訓。培訓由企業負責實施,企業確定一名培訓負責人,指導監督培訓老師按照理論培訓計劃和實操培訓計劃組織實施,以實操培訓為主。企業培訓過程中,應將學員簽到、培訓日志等相關情況及時錄入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確保培訓信息可查詢、過程有管理、質量可追溯。
(四)過程管理。培訓期間,縣人社局組織人員通過現場抽查、電話回訪、視頻督查等方式,對每期培訓班的培訓情況進行督查,重點了解培訓的真實性、實效性及培訓對象的滿意度。
(五)考試考核。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結束時,企業應根據培訓內容擬定理論和實操考試題目報人社部門審核后,組織開展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并將考核成績錄入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
企業職工高級工的考核由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備案的自主評價單位按照規定程序具體實施。
(六)申請資金。考試考核后,企業根據考試考核合格人數(高級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應根據取得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數),向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培訓補貼。企業報送培訓日志、培訓簽到簿、培訓合格人員名單、取得證書復印件、培訓補貼資金申請表等材料,經縣人社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后,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支付至其在金融機構開設的銀行賬戶。
企業在崗職工申領一次性技能提升補貼,由個人登錄安徽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http://39.145.0.206:9001/ahzypx/index/webIndex),在線填寫申請信息,并在系統內上傳附件材料(包括《企業職工技師、高級技師補貼申領表》、居民身份證、用工備案、社會保障卡等,照片格式或PDF格式),經縣人社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后,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支付至申請人社保卡。
四、相關要求
(一)規范用工程序,及時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簽訂時間是企業職工是否符合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對象的重要依據。企業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同法》的規定,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含電子勞動合同),超過30日的從實際用工之日(即建立事實勞動關系)算起,在企業工作12個月以上的老員工不得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冒用新錄用人員身份參加崗前技能培訓。
(二)支持我縣特色產業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
重點開展生物醫藥、工業濾網、毛發加工、綠色能源等我縣特色產業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通過培訓提升員工技能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工資收入,促進企業員工穩定就業。
(三)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企業應高度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積極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可依托內部職工培訓中心的場地、設備開展技能人才培訓及自主評價,向人社部門申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規模較小暫不具備開展人才自主評價的企業,可委托經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備案的自主評價企業,按照規定程序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服務。具體規定可參考安徽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關于做好企業職工委托評價有關工作的通知》。
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經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后,方可申請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四)暢通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等級評價通道,建立以技能、業績考核為重點內容的技能水平評價方式。
對長期在技能崗位工作、未取得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企業職工,現技能崗位的累計工齡滿足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規定年限的,可直接申報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企業可根據實際制定職工職業技能破格晉升制度,對在生產一線掌握高超技能、業績突出、解決重大生產難題、做出突出貢獻且職業道德得到公認的職工,可突破學歷、工齡等申報條件限制,參加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級認定。
(五)鼓勵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增強企業職工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
鼓勵各類企業參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編寫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人社廳發[2021]7號),完善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工資分配制度。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技師和技能津貼制度,對于取得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并在相關技能操作類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結合單位實際和工齡工資,發放一定額度的技能津貼,指導標準為高級工500元/月、技師800元/月、高級技師1200元/月、首席技師2000元/月。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一、培訓類別、培訓對象及補貼標準
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分為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申報崗前技能培訓補貼時,企業須與職工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且在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12個月內。申報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時,企業須與職工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依法連續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年以上。同一企業、同一名職工只享受1次崗前技能培訓補貼和1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企業組織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根據培訓合格人數按照8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支持企業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對企業開展高級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根據培訓后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數,按照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企業在崗職工依法在我縣連續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年及以上,在2022年9月1日(以證書所載發證日期為準)以后新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省外取得證書,應提交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外出取證的書面材料),可分別按照3500元/人、5000元/人的標準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領一次性技能提升補貼。
二、培訓內容、形式及課時
企業可以自行開展培訓,也可以委托職業學校、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商協會等組織培訓。培訓可結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企業崗位需求開展,包含技術理論、實操技能、企業文化等內容和消防、安全、環保、健康衛生、職業道德、工匠精神等公共知識。崗前技能培訓課時不少于 60 課時(每課時 45 分鐘),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以取得證書為補貼要件,不統一作課時要求。
三、實施程序
企業實施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按照“簽訂勞動合同、提交申請、開展培訓、過程管理、考試考核、資金申報”的工作流程組織開展培訓,具體流程如下:
(一)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應在員工入職后的30日內,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并到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辦理勞動用工備案登記。
(二)提交申請。向縣人社局提交培訓計劃審核表(附企業營業執照、對公賬戶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培訓人員花名冊、企業職工參保證明(縣征繳中心蓋章)、勞動合同書復印件、勞動用工備案登記表(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蓋章)、培訓計劃和理論實操培訓課程表,經縣人社部門審核同意后組織實施。企業使用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開班計劃申請,錄入企業及培訓學員相關基本信息。
(三)開展培訓。培訓由企業負責實施,企業確定一名培訓負責人,指導監督培訓老師按照理論培訓計劃和實操培訓計劃組織實施,以實操培訓為主。企業培訓過程中,應將學員簽到、培訓日志等相關情況及時錄入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確保培訓信息可查詢、過程有管理、質量可追溯。
(四)過程管理。培訓期間,縣人社局組織人員通過現場抽查、電話回訪、視頻督查等方式,對每期培訓班的培訓情況進行督查,重點了解培訓的真實性、實效性及培訓對象的滿意度。
(五)考試考核。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結束時,企業應根據培訓內容擬定理論和實操考試題目報人社部門審核后,組織開展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并將考核成績錄入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
企業職工高級工的考核由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備案的自主評價單位按照規定程序具體實施。
(六)申請資金。考試考核后,企業根據考試考核合格人數(高級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應根據取得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數),向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培訓補貼。企業報送培訓日志、培訓簽到簿、培訓合格人員名單、取得證書復印件、培訓補貼資金申請表等材料,經縣人社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后,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支付至其在金融機構開設的銀行賬戶。
企業在崗職工申領一次性技能提升補貼,由個人登錄安徽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http://39.145.0.206:9001/ahzypx/index/webIndex),在線填寫申請信息,并在系統內上傳附件材料(包括《企業職工技師、高級技師補貼申領表》、居民身份證、用工備案、社會保障卡等,照片格式或PDF格式),經縣人社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后,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支付至申請人社保卡。
四、相關要求
(一)規范用工程序,及時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簽訂時間是企業職工是否符合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對象的重要依據。企業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同法》的規定,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含電子勞動合同),超過30日的從實際用工之日(即建立事實勞動關系)算起,在企業工作12個月以上的老員工不得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冒用新錄用人員身份參加崗前技能培訓。
(二)支持我縣特色產業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
重點開展生物醫藥、工業濾網、毛發加工、綠色能源等我縣特色產業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通過培訓提升員工技能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工資收入,促進企業員工穩定就業。
(三)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企業應高度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積極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可依托內部職工培訓中心的場地、設備開展技能人才培訓及自主評價,向人社部門申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規模較小暫不具備開展人才自主評價的企業,可委托經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備案的自主評價企業,按照規定程序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服務。具體規定可參考安徽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關于做好企業職工委托評價有關工作的通知》。
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經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后,方可申請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四)暢通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等級評價通道,建立以技能、業績考核為重點內容的技能水平評價方式。
對長期在技能崗位工作、未取得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企業職工,現技能崗位的累計工齡滿足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規定年限的,可直接申報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企業可根據實際制定職工職業技能破格晉升制度,對在生產一線掌握高超技能、業績突出、解決重大生產難題、做出突出貢獻且職業道德得到公認的職工,可突破學歷、工齡等申報條件限制,參加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級認定。
(五)鼓勵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增強企業職工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
鼓勵各類企業參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編寫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人社廳發[2021]7號),完善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工資分配制度。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技師和技能津貼制度,對于取得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并在相關技能操作類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結合單位實際和工齡工資,發放一定額度的技能津貼,指導標準為高級工500元/月、技師800元/月、高級技師1200元/月、首席技師20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