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隨州曾都惠企獎勵政策問答!曾都區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獎勵政策細則解讀!
曾都區《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政策解讀,小編整理了詳細的內容,需要申報獎勵的企業可隨時咨詢小編:
曾都區《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政策解讀,小編整理了詳細的內容,需要申報獎勵的企業可隨時咨詢小編: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武漢分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問:我市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有什么獎勵?政府部門如何兌現獎勵資金?
答:我市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對在有效期內整體遷入到我市的外地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獎勵資金由市財政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在地財政各承擔50%。獎勵資金的兌現實行“免申即享”,符合條件的企業不需要提供任何申請材料,市科技局在一個年度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文件通知下發后,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信息進行匯總核實,制定獎勵方案報市政府審批后,由市財政局撥付市級財政承擔的資金至企業賬戶。
問: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是如何組織實施的?項目申報的條件是什么?
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為分類集中競爭性評審后補助類型,主要面向我市專用汽車、應急裝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每年度組織評審50萬元財政經費支持項目3-5個,30萬元支持項目8-10個。
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組織認定程序:
①市科技局發布項目申報通知;
②符合條件的企業填報《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提交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門;
③申報單位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門向市科技局推薦申報;
④市科技局對申報項目進行形式審查,組織第三方機構開展項目評審,以專家評審分數高低作為重要參照依據進行遴選;
⑤對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其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情況將作為申報立項的重要依據;
⑥項目立項完成后,由市科技局呈報市人民政府審定,再由市財政局按規定撥付項目資金。
項目申報對象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①申報單位應為專用汽車、應急裝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領域的創新型企業或研發機構,且建有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
②項目負責人在相關領域和專業具有一定的學術地位或技術優勢,應擁有中級以上(含)職稱;
③已完成項目的研發(中試前)尚未產業化,且取得階段性成果,具有項目實施與產業化的工作基礎和條件,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企業牽頭申報的,項目研發投入與申報資金占比至少達2:1以上;
④項目負責人和承擔單位應有良好信用度,對承擔省、市級科技項目逾期未參加驗收或不合格的企業,五年內不具備申報資格;
⑤申報單位為企業的,應為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
⑥申報項目近兩年內應擁有科技成果、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新藥證書、植物新品種、臨床批件、技術標準等成果證明,成果應與研發項目具有較強的關聯性。
問:我市企業轉化應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政策補貼嗎?補貼標準是多少?補貼資金如何申報?
答:我市每年對通過技術轉讓或技術開發轉化應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科技成果的企業,按照其技術轉讓費、成果作價(或股權折算)出資額或研究開發費的20%給予補貼,每個項目補貼總額不超過30萬元。
成果轉化補貼項目申報認定程序:
①市科技局發布年度科技成果轉化補貼項目申報通知;
②符合條件的企業填報《隨州市科技成果轉化補貼項目申報書》,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企業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門進行審查,并向市科技局推薦申報;
③市科技局會同市財政局實地查看項目實施情況;
④市科技局對通過審查的項目予以立項,呈報市人民政府審定,再由市財政局按規定撥付項目資金。
問:我市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建設的科技類創新創業平臺有哪些?支持建設的各類平臺的獎勵標準是多少?政府如何兌現資金?
答:我市財政給予支持建設的科技技術創新類平臺有: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省級綜合性技術創新平臺、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中試基地;科技創新創業載體有:國家級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星創天地;以上平臺按照功能、級別不同分別給予不同標準的獎勵。獎勵資金兌現實行“免申即享”,市科技局根據科技部、省科技廳的認定文件對符合條件的平臺進行審核匯總,按照對應的標準制定獎勵方案,報市政府審批后,由市財政局撥付市級財政承擔的資金至企業賬戶。
問:我市對獲得國家、省科學技術獎的企業或單位有獎勵嗎?具體的獎勵標準是多少?
答:我市對牽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獎勵;牽頭獲得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成果推廣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參與獲得上述獎勵的,按照上述獎勵標準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排名第二、第三及以后的獎勵比例分別為80%、50%。對于同一獲獎項目中包含多個本地單位的,只獎勵排名最前的單位。
問:我市對發明專利的獎勵標準是多少?獎勵如何兌現?
答:國內授權發明專利每件給予1萬元獎勵,PCT國際授權發明專利每件給予10萬元獎勵。由獎勵對象提交專利權人身份證明、《發明專利獎勵申報表》及發明專利證書,市知識產權局負責對新獲得授權發明專利的企事業名單及有關信息進行核實并匯總,按照獎勵標準制定獎勵方案報市政府,經市政府批準后,函告市財政局,市財政局3個工作日內兌現獎勵資金。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武漢分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問:我市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有什么獎勵?政府部門如何兌現獎勵資金?
答:我市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對在有效期內整體遷入到我市的外地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獎勵資金由市財政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在地財政各承擔50%。獎勵資金的兌現實行“免申即享”,符合條件的企業不需要提供任何申請材料,市科技局在一個年度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文件通知下發后,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信息進行匯總核實,制定獎勵方案報市政府審批后,由市財政局撥付市級財政承擔的資金至企業賬戶。
問: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是如何組織實施的?項目申報的條件是什么?
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為分類集中競爭性評審后補助類型,主要面向我市專用汽車、應急裝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每年度組織評審50萬元財政經費支持項目3-5個,30萬元支持項目8-10個。
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組織認定程序:
①市科技局發布項目申報通知;
②符合條件的企業填報《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提交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門;
③申報單位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門向市科技局推薦申報;
④市科技局對申報項目進行形式審查,組織第三方機構開展項目評審,以專家評審分數高低作為重要參照依據進行遴選;
⑤對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其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情況將作為申報立項的重要依據;
⑥項目立項完成后,由市科技局呈報市人民政府審定,再由市財政局按規定撥付項目資金。
項目申報對象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①申報單位應為專用汽車、應急裝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領域的創新型企業或研發機構,且建有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
②項目負責人在相關領域和專業具有一定的學術地位或技術優勢,應擁有中級以上(含)職稱;
③已完成項目的研發(中試前)尚未產業化,且取得階段性成果,具有項目實施與產業化的工作基礎和條件,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企業牽頭申報的,項目研發投入與申報資金占比至少達2:1以上;
④項目負責人和承擔單位應有良好信用度,對承擔省、市級科技項目逾期未參加驗收或不合格的企業,五年內不具備申報資格;
⑤申報單位為企業的,應為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
⑥申報項目近兩年內應擁有科技成果、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新藥證書、植物新品種、臨床批件、技術標準等成果證明,成果應與研發項目具有較強的關聯性。
問:我市企業轉化應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政策補貼嗎?補貼標準是多少?補貼資金如何申報?
答:我市每年對通過技術轉讓或技術開發轉化應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科技成果的企業,按照其技術轉讓費、成果作價(或股權折算)出資額或研究開發費的20%給予補貼,每個項目補貼總額不超過30萬元。
成果轉化補貼項目申報認定程序:
①市科技局發布年度科技成果轉化補貼項目申報通知;
②符合條件的企業填報《隨州市科技成果轉化補貼項目申報書》,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企業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門進行審查,并向市科技局推薦申報;
③市科技局會同市財政局實地查看項目實施情況;
④市科技局對通過審查的項目予以立項,呈報市人民政府審定,再由市財政局按規定撥付項目資金。
問:我市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建設的科技類創新創業平臺有哪些?支持建設的各類平臺的獎勵標準是多少?政府如何兌現資金?
答:我市財政給予支持建設的科技技術創新類平臺有: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省級綜合性技術創新平臺、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中試基地;科技創新創業載體有:國家級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星創天地;以上平臺按照功能、級別不同分別給予不同標準的獎勵。獎勵資金兌現實行“免申即享”,市科技局根據科技部、省科技廳的認定文件對符合條件的平臺進行審核匯總,按照對應的標準制定獎勵方案,報市政府審批后,由市財政局撥付市級財政承擔的資金至企業賬戶。
問:我市對獲得國家、省科學技術獎的企業或單位有獎勵嗎?具體的獎勵標準是多少?
答:我市對牽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獎勵;牽頭獲得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成果推廣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參與獲得上述獎勵的,按照上述獎勵標準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排名第二、第三及以后的獎勵比例分別為80%、50%。對于同一獲獎項目中包含多個本地單位的,只獎勵排名最前的單位。
問:我市對發明專利的獎勵標準是多少?獎勵如何兌現?
答:國內授權發明專利每件給予1萬元獎勵,PCT國際授權發明專利每件給予10萬元獎勵。由獎勵對象提交專利權人身份證明、《發明專利獎勵申報表》及發明專利證書,市知識產權局負責對新獲得授權發明專利的企事業名單及有關信息進行核實并匯總,按照獎勵標準制定獎勵方案報市政府,經市政府批準后,函告市財政局,市財政局3個工作日內兌現獎勵資金。